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暨专题研讨会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2-05-10  浏览次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暨专题研讨会

5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仙林校区德正楼508会议室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暨专题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梅景辉教授主持。

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部主任代表先后发言,深入研讨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梅景辉院长在发言中提出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个方面思考: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和教学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和思想史,从哲学史、思想史中汲取思想资源,才能够真正具有融入的思想基础。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容和要素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思维方法、格言、典故案例等精华内容来融入思政课教学,让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中有道、有学、有术,才能够将课程讲深、讲透、讲活。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具体思政课程?每门思政课中都有诸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联系的部分,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差异,空想社会主义和中国的大同社会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奠定根基,如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中国近代思想史对近现代史的影响,近现代史中的具体思想争鸣、文化争鸣等;“思想道德与法治”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新时代德治与法治的影响、传统儒法思想的当代转化、中国传统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区别等。相关任课教师要善于切入可以融入的思想资源和知识点,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想魅力。

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翔表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民至上这一点上具有高度相通性,两者都把人民至上看作自身的理论或者文化能够长期传承的基础。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人民看作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其在古老而又传统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中华传统文化也有非常深厚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院副院长茆素琼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思政课教师只有将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恰当地融入教学,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才能唤醒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让青年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自觉成为强国青年。

学院副院长卓承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指引与基本方法论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精神与中国风范。

院长助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范渊凯,院长助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王敏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王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杨荣刚,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主任李飞分别交流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的思路与方法。

梅景辉院长作会议总结,他强调,各教研部主任一定要贯彻执行此次集体备课会暨专题研讨会的具体要求,及时召开各教研部的专题备课会,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念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教学,让师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