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人物故事

思想的引路者,心灵的守巢人 ——访我校优秀教师陈云云

文字:本站发布  发布日期:2018-05-24  浏览次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用来概括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陈云云老师对教学的奉献再合适不过了。在他身上,有着青年教师的热情与朝气。对待工作,他一丝不苟,曾获得“长三角”浙江赛区思政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我校教师教学公开赛一等奖,教学工作被《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头版采访报道;他刻苦钻研学术,近年来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厅级课题5项;他全心全意对待学生,以生动有趣的讲课风格和平易近人的个人魅力在学生中广受好评。他是真正的师者:愿以此生渡桃李,不负丹心不负春。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陈云云老师,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吧!

笃定理想

    上初中时,陈云云就树立了未来要成为一名老师的理想。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初中班主任一样博学而有趣、并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以,他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全部填报了师范专业。他认为,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成为一名教师,一辈子与青年人打交道,很有意义。

    难以想象,如今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陈云云,在大学时期却很不善表达。一次,老师让学生上台演讲,他鼓足勇气举起了手,即使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但一看到台下近百双眼睛盯着自己,他顿时紧张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从那以后,陈云云意识到当众演讲是自己的短板。“即使自己很有思想,但说不出来,还是没有用的。”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胆量,一旦有当众表达的机会,他总是抢着第一个举手。他直视自己的短板,努力改变,不怕出丑。渐渐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在公共场合讲话时越来越自信,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他的魅力。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不要怕出丑,只有把丑出干净,留在身上的才会是闪光点。”

    现在,对陈云云而言,成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终生受用,是一件更加意义非凡的事。他对思政课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教育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终身持续的教育和引导,思政课教育更是如此。这可能就是思政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的最大区别。”

敬畏讲台,敬畏课堂,敬畏学生

    从2012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陈云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这都源于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限热爱。他坦言:“我从教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以来都是用心去教学。”本次参加南京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公开赛也是出于对自己日常教学工作的激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以“平常心态,积极作为”的态度面对比赛,将比赛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集中展示。在准备过程中,他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把十九大精神贯穿到课堂中,将此作为一个亮点。陈云云兼顾课程的政治性和趣味性,抓住最新的时事新闻,吃透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思想,也紧密贴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他讲授的内容不仅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热点问题,也包含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除此之外,他也延续了一贯的生动风趣的讲课风格,安排同学上台演讲,及时给予点评,增强了课堂交流与互动。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一位专家听课后,拍着他的肩膀说:“这是我有史以来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节思政课!”

    平时的教学中,陈云云再三强调上课时要有仪式感,从他的衣着就可见一斑。他每次上课穿的都是正装,而且努力做到不重样,每堂课都给学生以新鲜感。他说:“上课要有仪式感,就是要敬畏讲台,敬畏课堂,敬畏学生。只有自己认真了,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你的课堂。”他还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他说:“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我不仅会给他高分,还会牢记他的名字;那些上课玩手机的学生,我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一定会在分数上体现出差别。”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陈云云很欣赏一位同行的话:“大学生不喜欢上思政课,一定是老师的原因。”于是,他开始探索学生更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他的电脑中专门有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各种课程视频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段子。他运用新媒体教学,通过课堂上穿插视频、扫码答题等方式增加趣味性。他还常常将理论知识和身边的新闻案例结合起来,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又能帮助同学们记忆理论知识。此外,他经常让学生上台展示。他希望见到学生从刁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他也乐于听取他们的意见。他理想的课堂是一潭活水,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陈云云业余时间喜欢泡在图书馆,不断给自己充电。他说:“只有自己知道的东西比学生多,讲课才能更有吸引力。阅读不仅仅是提升自己,也是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激励。我没事就喜欢待在图书馆里,学生看到老师工作了还在坚持阅读,潜移默化中也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身教有时比言传更有说服力。”

亦师亦友

    在课堂之外,陈云云坚持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的微信头像是 “青年人,读马克思吧!”字样的图片,他自豪地说:“我的每条朋友圈都大约有六百多个赞。”陈云云的微信通讯录中有上千名学生,每人都有详细的备注,包括姓名、学校、专业,甚至籍贯。他认为,思政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强行灌输远没有润物细无声来得有效。他不仅关注国家大事,还关注着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笑谈,自己也会看直播、追剧、追星。只有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才能真正走近他们,和他们做朋友。他常常告诉学生:“在大学要交两个‘朋友’,一是图书馆,二是运动场。”除了阅读,他还很喜欢打乒乓球。强身健体只是他爱打乒乓球的原因之一,在球桌上,以球会友,也是他打球的乐趣所在。他与很多学生的缘分在球桌上开始,延续到了课堂。这让他觉得妙不可言。

    学生们视他为师亦为友,不仅找他探讨课业问题,每每生活中遇到挫折,也会来找他倾诉,甚至有关情感的困惑也会来找他请教。谈到他与学生的相处经历,陈云云回忆到:好几次他期末收卷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试卷递给他,并向他深深鞠了一躬。这让他铭记至今。学生毕业后也一直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很多学生发来的祝福。

    如今,陈云云主讲的毛概课被评为南财最受学生喜欢的“名师名课”:已经毕业的学生还在打听他的课表,希望来蹭课;贴吧里有学生大大方方地写着“陈老师,我宣你!”;每到教师节,他总能收到满满的祝福和鲜花。学生们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并真心感谢他的教导。“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陈云云和学生的关系真实而温暖,令人动容。

    针对当今大学生信仰缺失问题,陈云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听起来比较晦涩的课题。他想通过这个课题帮学生们树立起政治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彰显大国气度。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他表示:“要凭自己的良心,做好教学,将大学生的信仰作为研究方向,为未来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准备。”  记者 朱慧 马芳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