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我校各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月圆家国情 共庆双佳节”主题活动。
工商管理学院学子以AI技术为桥梁,聚焦“革命烈士梦想的团圆生活”主题,绘制革命英烈与家人的中秋团聚图景。各民族共同构思主题,将民族的纹样、色彩与主题巧妙融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画作。
继续教育学院克州毕业生创业就业培训班学员和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联合开展主题活动。揉面团、包馅料、压模具……大家一边制作月饼,一边分享各自家乡的中秋习俗,从克州的特色中秋美食到江苏的传统中秋活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艺术设计学院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开展了思政学习、经典解读、非遗实践等活动。师生代表共同观看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大学篇《大国担当》;青马班学员代表围绕“刀笔为枪:抗战时期经典美术作品解读”作分享;师生在绘制团扇、制作灯笼、投壶游戏中,感受非遗魅力。
应用数学学院通过赠送月饼石榴、开展传统习俗问答、手绘团扇创作等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同学们提笔挥墨,书写“中秋安康”“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分享各民族风土人情与文化故事,民族团结之花在交流中绚丽绽放。
外国语学院师生通过编织中国结、缝制香囊和分享民族习俗,共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现场,红绳翻飞间勾勒传统纹样,药香氤氲中浸润文化记忆,一针一线、一编一结里,流淌着千年文脉的厚重底蕴,跃动着当代青年对传统之美的敬意与传承之心。
金融学院举办“中秋月映山河秀 国庆歌扬时代魂”2025级新生合唱比赛。比赛曲目紧扣“家国情怀”与“时代风采”主题,既有《歌唱祖国》等抒发赤子之心的经典旋律,也有《我们都是追梦人》等展现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风貌的青春之歌。礼堂内歌声飞扬,掌声雷动,浓浓的爱国情与喜庆的节日氛围相互交融。
学生处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系列特色活动。西苑组织新生制作扭扭棒、静心提笔写字、制作传统花灯,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中苑宿管阿姨带领同学们一起包饺子,让异乡的学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北苑则开展了趣味猜字谜、手写美好祝愿等活动,同学们手举国旗,脸上贴着国旗贴纸,现场汇聚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会计学院“丹心百炼”合唱团赴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参加“月满金秋 礼赞华诞”双节游园会活动,以合唱《万疆》礼赞祖国,引发老兵们的强烈共鸣。以志愿服务致敬退役老兵,送上节日祝福,并围坐倾听老兵讲述过往奋斗故事,在忆往昔、话今朝中传递青春敬意,共庆佳节。
校工会举办了“月满南财•情暖职工”主题活动。校女工委员会委员、各分工会代表参加活动。茶艺培训环节,特邀高级茶艺师清萌作茶文化讲座,展示温杯、置茶、冲泡、奉茶等一系列茶艺技法;香囊制作环节,大家穿针引线,缝合布袋、装入香药、收口扎紧,小小的香囊不仅散发着传统草药的芬芳,更寄托着对健康平安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工会主办、辅导员发展协会承办的“月满情浓・师者同心”辅导员沙龙活动举行,各学院辅导员欢聚一堂,一同制作月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舒缓工作压力,共叙情谊,凝聚团队力量。
国际经贸学院13个民族以及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子齐聚一堂,分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与特色;同学们结对协作制作花草纸灯笼,拼竹框、糊宣纸、贴图案……一个个点缀着兔子、莲花、明月等元素的特色灯笼陆续成型,灯光透过花草纸透出柔和的光晕,成为节日里独特又动人的记忆。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共筑中华魂,团结谱新篇——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为主题,制作了微党课视频。视频由学院青年讲师张与弛主讲,通过历史与当下的时空对话,生动诠释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视频还特别呈现了“古运新声”大运河口述史团队赴宿迁泗阳探访两大民族聚居村的调研成果,记录花井村产业振兴与杨集村文化传承的鲜活案例。通过“实践+党课”模式,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基层探访,引导青年学子以专业力量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法学院学子将爱国情融入剪纸艺术,创作了“我爱中国”艺术字、展示新中国成就的图案,以及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抒发民族自豪之情;开展中秋知识问答和诗词朗诵活动,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同学们送月饼,师生欢聚一堂,品尝月饼,感受节日温馨氛围。
经济学院学子通过折叠、缠绕、组合等步骤,用扭扭棒制作出造型多样、色彩丰富的“月饼”与设计精巧的“花灯”;灯谜竞猜活动中,融入国庆、中秋双节元素及反映时代发展的谜题,加深了同学们对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