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间开始思考,当符号有了生命,当动画挣脱屏幕,我们能否突破设计的边界,抵达未至之境?5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Deep Seek未至之境”2025毕业设计展开幕,来自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动画三个专业180位毕业生用自己的设计作品给出了答案。

“本次展览将‘Deep Seek’化解为技术探索与精神追问的双重维度,呼应三个专业的交叉属性,通过‘空间-信息-叙事’的递进逻辑,将环境设计的实体性、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介性、动画的沉浸性融合成五感体验,探索设计边界,定义未来可能。”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丁蕾告诉记者。
展览现场分为三个展区。在环境设计展区,建筑与自然、功能与哲思的边界被打破,设计者以“未来栖居”为命题,将可持续理念注入空间肌理,以参数化设计模拟自然生态,助力城市更新,打造文明共生的疗愈花园。“我的作品聚焦无锡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问题,依据集体记忆视角引入新的探索思路,围绕城市记忆‘再植入’的方式展开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探索,重新唤起荣巷民族工商业一路兴起的历史记忆,以小见大使其作为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缩影,将视野拓展至如何唤起整个国家的民族工商业历史记忆。”环境设计专业曾倩雯同学说道。

视觉传达设计展区就像一座文化符号的迷宫,色彩、字体、动态影像在此交织成语言图景,设计者以“数据可视化”剖析信息洪流中的隐秘逻辑,在传统与未来的相遇中寻找视觉转译的多种可能。视传2101张如月同学的作品将桃花坞木版年画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将动态AR技术融入到静态明信片中,让观众通过扫描能看到动态年画故事,将非遗从“静态陈列”变成可交互的“活态文化”,打破单一的视觉呈现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
动画展区的每一帧画面都预示着一次边界的突破:元宇宙的交互叙事、AI与手绘的共舞、传统技法与新媒介的碰撞,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浇筑成可栖息的能量场域。动画专业吕浩烨、兰黄庆、潘奕、张倩四位同学的作品《冰川号角》通过蒙太奇手法重构叙事逻辑,从“逃亡”和“回忆”两个线索进行叙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好家园的渴望,呼吁人们保护自然,呵护家园。

据悉,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南京财经大学与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授牌及“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仪式。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让毕业设计作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9日。
(2025-05-12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