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两会,相比起法学界热议的民法典草案,我更关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得到的经验、教训能否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立为永制’。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我国人口上千万的大都市也远远不止北上广深。希望能够对风险预警与风险应对的法律机制进行通盘的检讨修订。”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我院开展“两会·青年说”系列活动。师生就全国两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通过运用互动H5发起“两会·百人谈”,活动在线展示了热点话题。徐睿老师表示,“两会的召开不仅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复苏与逐步走向正轨的标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将深刻学习领会‘两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大政方针,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王思语同学结合自身所学法学专业关注两会热点话题。她说:“今年两会中对民法典草案的修改再次吸引了社会视线,‘法律’强音敲响了社会的警铃。‘未成年遭性侵18岁后仍可提起诉讼’‘将学校列入性骚扰法律规制对象’‘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婚姻可撤销’等民法典草案的提出,正是对当今时事热点的反映,也是法律不断自我完善的体现。让法律切实保障人民生活,让社会一步步迈向法制化,身为一名我院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提高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敏感度,从专业的角度对时事进行思考,以法学的眼光对政策进行解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努力成为德法兼修的法学人才。”
“掷地有声,温暖人心。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新时代大学生,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向家人传递‘两会’上涉及到的关于农村百姓民生的消息。比如农村教育、医疗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负担,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老百姓心里能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温暖,生活会越来越舒心、越来越幸福。”吕令东同学说。
与此同时,青年学子们还通过“两会·E提案”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提案内容各有特色,涉及领域广泛,主要有校园霸凌问题、医者权益、儿童保护等。每支参赛队伍都对自身提案进行详尽解释,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迸溅出思想的火花,增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法学专业陈逸同学说,“以法律人的赤诚之心关注两会、关心家国之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为成为创新创优的生力军,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此外,通过“两会·微沙龙”,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展望未来发展,我满怀信心。我们将不负众望,艰苦奋斗,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王贺同学说。
一部民法典,提升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刘露老师表示,“本次两会值得期待的是民法典将提请审议,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呼之欲出,中国民法制度将迎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将深入地研习这部民法典,在教学与科研中及时更新相关知识。”
针对女性权益,徐梦老师表示,“今年两会,我比较关注女性权益保护问题,希望可以将反对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落实到立法中。比如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不要让初入职场的女性因为性别输在起跑线。另外,建议对于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我院党委书记张励行说到:“今年的两会,是在全国疫情防控总体向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召开的,格外令人关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青年学子们关心国家事务、参政议政的热情,锻炼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做有家国情怀的优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