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弹指一瞬,那些教室里的旧时光已逐渐远去。23日下午3点,我院储敏老师于德正楼404会议室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课”,送上作为老师的最诚挚的忠告与祝福。
储敏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大家不舍的情感,随后表明这最后一课她想和同学们探讨的更为理性与严肃的话题——责任。什么是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储敏老师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关于责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作为当代年轻人的责任。储敏老师从中美贸易战谈起,强调国家的关键时刻和当代年轻人的重大使命。当毕业后面临各种选择时,国家的形势便提供了参考,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储敏老师以国家对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软件企业减免税收的新闻为例,分析法律人才能够做的事。“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命运,抓住机遇。”老师总结了对当代年轻人责任的理解。
然后是作为法律人的责任。储敏老师指出,追求公平正义就是法律人的责任。公平正义是法律的目的,法律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公平正义可以超越法律,但法律不能妨碍公平正义的实现。老师也反思了法律教育中的问题,认为法学教育侧重于法律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正义的理解。老师告诫大家切忌投机取巧的心态,不做“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呼吁大家共同承担起坚守公平正义的责任。
最后是对自己的人生责任。如何对自己负责?自强自立。而要做到自强自立,则需要坚持与坚守、勤奋与勤快。在工作中,所谓坚持,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后提高自己。所谓坚守,就是坚守第一份工作岗位,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不要抱怨,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所谓勤奋,就是“埋头苦干加实干,脏活累活抢着干”。所谓勤快,就是勤问、勤写、勤思,虚心请教,思考总结,整理思路,提升自我。
储敏老师做了总结,她认为作为初入社会的新人,一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有上进心;二要保持学习能力,坚持自学。最后,储敏老师再次强调,老师永远是同学们的人脉资源,即使毕业了也随时愿意提供帮助。希望同学们留下四年的遗憾,带走老师的祝福。
听完情真意切的一课,同学们纷纷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并与储敏老师合照。一节课很短,四年的师生情却能延续到地老天荒。
文/法学1801余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