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下午,“莫负春光,求学最乐”我院学风建设动员会在德正楼模拟法庭顺利召开。法学院党委书记李骏、副院长胡宜奎、王树良老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会议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庄素娟主持。
首先,胡宜奎副院长讲解了关于考研的三个问题:大家为什么考研,考研时怎么选志愿,以及考研时专业的比较。第一,胡副院长告诉大家,考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有偿性的选择,它给大家提供了圆梦的机会,但也需要相对应的实力。考研能让大家步入一个更高的平台,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要量力而行,选择一个喜欢并且相匹配的专业,避免遭受调剂或者落榜的风险。第二,面对志愿的填报,同学们需要考虑的是你所选择院校的硬性条件、区域,以及自己所面对的人脉与资源。随后,针对专业问题,同学们应该有选择性地在好的学校以及好的专业之间做出抉择,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胡副院长详细地阐述了我院关于硕士招生的情况。我校有一级法学硕士授权点,五个法学二级学科,每年大致招收25名研究生。从2019年起,还将招收两年制的法律硕士,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随后,由王树良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个人关于考研求学的亲身经历。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学习,开拓视野。在学习法律的同时,辅修了一门外语,并有幸获得了前往日本留学的机会,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结交了日本九州大学的教授,为自己的考研之路做好了铺垫。随后在日本读研期间,自食其力,半工半读,见证了社会的残酷性,但也学会了适应生活的压力,通过工作、学习来自我勉励。读研读博,一气呵成,最终学成归来。王树良老师的求学经历值得大家参考与学习。
最后,法学院李骏书记以生动幽默的口吻,将自己作为“反例”,讲诉了自己的求学过程。李书记从自己学习外语,再到美学专业,最后到如今的岗位的经历,指出了人生是一个不断经历挫折与学习的过程。她谈到了理想与信仰的概念,人生的目标不只是一种理想,相比而言更是一种信仰,信仰是在不断挫折和失败当中摸索产生的、可寻觅的东西。衣冠楚楚位于堂前,不如蓬头垢面静坐书间。信仰可以用梁启超先生书中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元气”,有了信仰,有了元气,思想便能在寂静深夜里熠熠生辉。古者,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建设中国化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的信仰便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行。今者,有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教授,不在乎荣誉加身,在科研道路上执着奋斗,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信仰便是能够抛开杂念,一如既往地坚持科研;更有马云关于信仰的演讲,等等。
在大会闭幕之际,李骏书记向我们大二大三学子发出了真挚地号召,希望大家心怀信仰,追逐目标,享受过程,在大学宝贵的时光里努力学习,更进一步!本次动员会圆满落幕。